左手创业,右手投资,章小健用近10年时间,从一个互联网创业者,蜕变为一个互联网投资者,他说,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应遵循商业的本质。
(图:共享充电宝Chargespot创办人章小健)
作为一个80后创业者,他既不是现在不断涌现出来的年轻创业者中的意气少年,也不是上一辈经历过中国重大商业变革的老牌劲旅。
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敏锐与果敢,是集合了香港人的效率与内陆人的务实,他常常往返于日本、台湾、广州、香港和东南亚,时间对于他来说,永远是最贵的。
不过,即使再忙,他也要保持对美食的爱好与讲究,爱吃且懂得吃;吃的同时,他还喜欢多方位琢磨餐饮的供应链、出品以及营销管理,并因为爱好投资了几家明星餐厅。
章小健,启汇集团的前任CEO,数商云的联合创始人,共享充电宝Chargespot的创办人兼投资者,同时,还是数个互联网项目的投资人。
一.创业头啖汤
2011年,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让中国成为全球关注移动终端产能的价值洼地。
经常往返于香港和大陆的章小健,很快就嗅到了互联网变革的商机,也是在这一年,他创办了启汇网络。
一家定位为以软件技术开发和服务为切入点,帮助创业者实现移动互联网创业的互联网技术公司。
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创业领域,风起云涌,社交类,商城类,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以及个体户纷纷试水互联网创业。
得天时地利,章小健在广州的技术公司快速捕捉到传统经济转向互联网这一波红利,承接了不少互联网创业公司的App技术开发服务,也因此见证了很多创业项目从无到有的过程。
与别家纯技术开发公司不同的是,章小健及其团队凭借自身对商业的深刻认知,能够从商业的底层逻辑,核心的商业模式,以及顶层的战略设计,帮助创业企业勾勒出商业逻辑图,并用技术很好地实现,承接落地。
就这一点,已经超过华南地区90%的技术开发公司,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都成了他们的客户。
在公司管理上,章小健不太喜欢上纲上线,通常是,他给你一个方向和目标,和你沟通一下关键要素,然后告诉你时间节点,接下来,他就只看结果,如此这般,员工的自驱力反而更强,自愿加班加点也甘之如饴。
曾有优秀的员工想出去创业,章小健也非常支持,不仅在认知和资源上扶持,还会在业务上互助,因此,他的人缘特别好。
看过那么多筚路蓝缕的创业者,也经历过上百个互联网项目,章小健越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企业都是依靠商业机会生存的,当使命完成,机会逝去,企业就可能结束生命,除非自我颠覆。
很多创业项目,刚开始时都是鲜衣怒马雄心勃勃,最后,却因或产品或模式或战略或资本或股权的问题,灰飞烟灭,成为时代发展的一个注脚。
这样的见识和经历,让章小健变得清晰而理智,即使是公司在2016年受到香港上市集团的注资收购,他也在激情中保持着节制。
在他看来,商业的本质就是赚钱,创造利润,任何优势都是瞬时的,唯有活下去,才能后会有期。
也正是启汇的这段创业经历,让他有机会与各大互联网创新创业者充分沟通,能够第一时间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模式和趋势,对全渠道完整产业链的需求、痛点、资源、机会暗熟于胸;
也正是在一过程中,他获得了各方资源的信任,也更清晰地洞察到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为他后来走向投资人之路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投资共享充电宝试水
2016年底至2017年初,共享经济的浪潮催生了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两个新物种,它们成为了门口的野蛮人,不断颠覆着传统行业。
共享经济领域的剑舞笙歌,得益于具备摧枯拉朽般资本的强大推动力,当然,这里不缺乏泡沫,也不缺乏膨胀,更不缺乏破裂,不断涌入的创业者,像精力充沛的赌徒,都急着想分一杯羹。
但是,回归到商业的本质,万物归宗,任何一个生意想要赚钱,离不开两个点:第一,背后是不是提升了原来的行业整体效率;第二,在前端有没有给客户提供差异化的价值。
章小健主张唯快不破,但是,多年乙方服务的见识也让他在快时代里养成了慢思考。
那时候,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创业者想结合区域化的传统硬件优势,入局共享单车赛道,但是,他们并不懂互联网技术与运营方式,通过互联网找到章小健公司时,开口就是讲述自己的政府资源优势、硬件优势和渠道优势等,迫不及待要做一个app,然后去融资。
章小健是一个热心的人,也是一个喜欢琢磨的人,他看过太多风口中的炮灰,所以,他对每一个创业者都带有一点敬畏心。
通常这种情况,他一定会和创业者聊聊整个的商业模式和战略布局,甚至一些营销策略,然后才是软件技术的高效支撑。
如果项目和创始人不错,他甚至还可以对接基金公司,进行战略投资。
由此,他也将自己公司的战略提升为以技术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章小健天生爱折腾,当他熟谙共享领域的各个环节和关键节点后,他决定踏入激流。
那段时间,他和他的合伙人经常开闭门会议,然后跑去市场调研,从自身实力、用户需求、竞争对手等多角度考虑权衡后, 他们最终选择入局共享充电宝。
在这个项目里,章小健的身份既是创始人,也是投资人。
作为创始人,他寻找开放、执行力强且有魄力的职业经理人,寻找靠谱的市场团队,制定战略,完善管理;
作为投资人,他创建基金公司,整合资本注入资金,链接广州团队的技术,深圳的产品供应链,寻找合伙伙伴,拓展业务。
经过缜密的思考,章小健选择布局香港、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市场,这并不是简单复制国内模式,而是有的放矢,有策略有预期,合理安排顺序进入各个市场,并且研究当地的相关法律情况,市场体量现状、生活消费方式,以及文化沟通偏好等,最终融入本地化运营。
经过2年的铺垫,章小健孵化的共享充电宝已实现盈利,并成为共享行业里品牌出海的佼佼者。
从被认知、被质疑、被尝试、被接纳,到最终融入本地化的历程,征途坎坷,考验的不仅是企业对于跨文化社会的理解与尊重,对于当地价值观的融合,更是考验创业者对于团队管理和授权的有的放矢,以及对多元消费者内在需求的深刻洞察。
章小健从最初试水,谋兵布阵再到实实在在扎根海外,如今已在全球级玩家领域里崭露头角。
三.赋能互联网创业者
投资人徐小平曾说:资本的本质是什么,给有才华的人,让他去帮你赚钱。
对于章小健来说,他自己创过业,协助别人创过业,也成功投资过企业,他太了解一个企业从无到有,从生到死,会经历哪些坑。
他曾经受益于资本,也知道资本几乎是所有企业都绕不过去的宿命,因此,他接下来想做的事情,便是用资本反哺和赋能优秀的创业者。
他将资本置于企业的战略蓝图,然后根据自己较强的技术、管理、渠道、资源等优势,像搭积木一样,融入被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本身产生协同效应,实现资源整合最大化。
作为投资人,他既能与企业亲密无间,也能因旁观保持距离,而能一针见血地点出创业者的软肋。
同时,他还能准确地告诉创业者哪些是企业应该规避的雷区,企业的哪些扮相可以获得顶尖资本的赏识。
根据这套方法论,他小试牛刀,在几个投资的项目上都小有成绩,和他一起的投资人也都得到了可观的回报。
当问及什么样的创业者最受他青睐时,他说,他最看中创业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人比事重要,人一定要靠谱。
他本身具备强烈的务实精神,直白豪爽,因此,在情怀型和务实型创业者之间,他毫无疑问会选择后者。
商业的本质就是赚钱,每投资一家企业,他一定要先验证了商业模式,谋定而后动,因为,他不仅要为企业负责,更要为他身后一起的投资人负责。
四.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
创业者和投资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逻辑以及行事观点,但是,章小健却用自己的方式将其统一。
他从最初的创业大逃杀里存活的经验中,提炼出见识,一步一步,从创业者进化为投资者,并且,在产业的资源整合过程中,不断地用企业家和投资家的视角去切换。
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用资本的力量去布局,立于行业的高度;站在企业家的角度,稳步经营企业的生态和产业的生态。
如此互补性的双面思考,成就了他为合作伙伴赋能的价值,也最终赢得了一个双赢的局面。
在中国万众创业的激流中,章小健肯定不是最聪明的那一位,但是,他永远遵循一个道理,即在商业的世界里,为他人赋能,才能为自己赋值。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