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出某运动员又药检不合格被禁赛甚至收回奖牌的事件(美国的Christian Coleman连续逃了三次药检了,这次估计要凉凉了)。
对于非专业体育圈人士,瓜我们吃了不少,这兴奋剂是否也会不小心吃过呢?当然,你不见很多运动员喊冤都是误服。
这篇,就粗浅介绍一下运动兴奋剂相关的基础概念,让热爱运动的人稍微了解一下吧。
首先,整个反兴奋剂阵营里有个最高权威机构,它就是WADA(World Anti-Doping Agency),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WADA成立于1999年,是一个国际独立机构。它的主要职责是审定和调整违禁药物的名单,确定药检实验室,以及从事反兴奋剂的研究、教育和预防工作。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不参与食品/营养品检测,除非在反兴奋剂机构对案件进行调查时,否则不能参与商品成分分析或准备工作。就是说,一个东西运动员能不能吃,它不会帮你分析检测。
那这套工作到底怎么进行下去啊?别急,有很多小弟帮WADA处理具体事务呢。
很多国家设有自己的反兴奋剂中心,部分中心不仅对运动员进行药检,还可以对食品药品进行检查。比如说,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缩写:CHINADA)。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是国家级反兴奋剂机构,成立于2007年。前身是始建于1987年的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兴奋剂检查处和兴奋剂检测实验室,。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 参与研究制定国家反兴奋剂的发展规划、规则和相关程序、标准;
● 参与制定反兴奋剂目录;
● 组织实施兴奋剂检查和检测,对检查结果进行管理;
● 组织实施对兴奋剂违规事件的调查及听证;
● 开展食品、药品兴奋剂检测;
● 组织开展反兴奋剂教育、培训、科研、咨询和国际交流等活动;
● 监督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工作;
● 负责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并支持其按照国际国内标准独立开展检测工作。
回过头来说兴奋剂,之所以要禁,就是因为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表现,但同时长期服用或使用会对运动员的身体造成严重损害或长期依赖。这里列一下危害,大家觉得自己运动场上表现提升值不值得拿下面这些来交换?
1968年反兴奋剂运动刚开始时,国际奥委会规定的违禁药物为四大类,随后逐渐增加,已经达到七大类。虽然在分类时的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按照这些物质的药理作用来分类的。
● 蛋白同化制剂
● 肽类激素
● 麻醉药品
● 刺激剂(含精神药品)
● 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
● 医疗用毒性药品
● 其他品种
细节也不展开讲,还是颇为复杂的。不仅有物质(比如大家听得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还有方法(比如血液回输术),而且还有赛内和赛外的区别。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说法,反兴奋剂实际上就是反兴奋剂机构和兴奋剂研究者之间的科研竞争。这话,其实一点没错!
反兴奋剂机构能做的就是把所有禁止的内容一个个列出来,穷举;
兴奋剂研究者要做的就是寻找反兴奋剂机构当时穷举的内容外的,能提高运动表现的物质或方法,帮助运动员来取得优势;
这样猫捉老鼠的游戏一直在上演。
对于我们这样普通的跑者,完全避免吃到有兴奋剂成分的物质不太现实。比如职业运动员有队医会很小心地检查他们治病所服药物的成分,比如为了不中招他们的食物可能是自己种植、饲养的我们只要没有怀着在成绩上作弊的心态正常饮食就是了。
而对于某些帮助我们提高运动表现的产品(能量胶、其他补剂我们跑步的可经常有机会吃哦),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专门为了运动所购买的营养品,我们又如何判断其是否不含兴奋剂呢?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的食品药品兴奋剂检测实验室是检测营养品中禁用物质的国内唯一获得认证认可资质的检测机构。但是,你在市场上应该没有见过有什么营养品敢宣称经过这个机构认可之类的宣传语,为什么?这个机构稍有奇葩:
它的检测流程是样品送检后开具报告,但仅对样品本身负责,甚至对同一批次也不负责,并且不存在跟踪检测(比如他家主动从市场渠道取得这种产品)一说。
打个比方说,你送一罐蛋白粉过去,它检查说没问题,但是你吃同一厂家、同一批次另一罐蛋白粉中了招都和它无关了。
看明白了么?这除了专业运动队等机构采购时可能去送检一个样品,哪个厂家通过这种检测对卖东西有好处啊?
当然,全球有些机构跟CHINADA类似,检测有同样的效力,还可以提供更多全方位的服务:
● 你送检,我会认证你送检的整个批次。
● 我会飞行检查,随机检查市场上的产品。
● 检查通过,在我的网站上公布名录。
● 检查通过,允许在产品包装上印制相应的标识。
哪些检测机构这么做?查了一下,比如比如英国政府化学家实验室(LGC),如果你的食品包装袋上印有LGC认证的标识,那就算你入选了我要上奥运并无限接近去东京了都可以随便吃。
他家的认证标识有两种,Informed-Sport的标志代表每一批次的营养品及其原料已经经过LGC的反兴奋剂实验室的测试。Informed-Choice认证与Informed-Sport监测项目相同,但其检测方案是抽样检测,至少每月检测一次。
这种细微区分我们普通运动爱好者也不用特别清楚,想看什么品牌保险的直接上官网:
http://www.informed-choice.com/certified-product-brands
我认识的有:GNC(健安喜)、ON(欧普特蒙)、SiS、GU、BIOSTEEL(百淬)、nuun、Amway(安利)、ONS、肌鲣强
http://www.informed-sport.com/certified-product-brands
我认识的有:SiS、GNC、ON、Lucozede(葡萄适)、BIOSTEEL、nuun、肌鲣强看来两边品牌也不完全一致。
手头有的产品找了几个,发现还真的都在包装上放了这个标(也是,要不花钱检测不浪费了么)。
怎么样,比赛买补给品怕中招,这下你会做个精明跑步消费者了么?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