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四川农业大学寻青觅堰调研团队响应国家全域旅游政策的号召,为了明确在全域旅游背景下都江堰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而开展了对青城山文化旅游资源现状探究的调研。
20日上午,调研团队来到青城山前山风景区,对前山的建福宫、月城湖、天鹤观、天师洞、祖师殿、朝阳洞、上清宫、圆明宫等著名景点进行了仔细的考究。
团队来到青城山脚
正如建福宫位于青城丈人峰下,位于山门左侧。宫观始建于晋,原址在今青城天国山中。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命名会庆建福宫,主祀青城主神宁封真人及杜光庭先生。从历史来源到如今现状都做了一个详细的记录。
建福宫正面
我们一行人顺势游历,途中对每一处景点,每一处亭台,都记录了下来,并对其中包含的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内涵都做好了记录,方便我们后期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正如建福宫后的赤城岩、水心亭、梳妆台;天师洞的石刻、三岛石、洗心仪式、听寒亭;朝阳洞的摩崖石刻;上清宫的前蜀王衍行宫遗址、大字岩古迹、玉女洞古迹等不被记载和并非观赏景点的资源都做了一个详细的记录。
实践团队对所调查资源进行了记录和分类
最后,我们对青城山文化旅游资源的分布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一表现为前山是以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主,后山则主要呈现为自然资源。第二,前山的文化旅游资源按照旅游资源国家分类标准划分,主要呈现为遗址遗迹类和建筑设施类。第三,单个文化旅游资源则表现出多重类别的特征,即一个文化旅游资源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源类别。(李汶蔚)
转载请注明出处。